首页 茶百科

饼茶、茶砖怎么泡茶最好喝?看茶修讲师的专业解读

126人浏览   2023-07-14 15:30:17

由于茶块的大小不一,紧实的程度不同,每一泡茶合适的坐杯时间差异很大。如果真的定出一个确定的坐杯时间,反而容易刻舟求剑,泡不好茶汤。

所以说,冲泡紧压型黑茶,坐杯时间上没有定法,必须看茶泡茶。

品第一水茶汤时,发现滋味太淡,根本没有黑茶该有的厚重、醇和。

低斟注水后,盖上壶盖,还“狠狠的”淋壶一周。坐杯片刻,方才出汤。

这一水茶汤简直不能入口:浓似酱油色,汤感粗粝,甚至出现了苦涩的味道。很显然是泡太浓了。

紧压型黑茶在刚开始冲泡时,往往茶块紧实,析出不了多少物质。而随着叶底慢慢舒展,物质溶解的速率也会陡然增加。

如果想让茶汤的浓度稳定,就必须加长前期坐杯时间。等茶块解开、叶底舒展后减少坐杯时间,即冲即出。待到五六水后,茶叶内质渐渐变少,再加长坐杯时间,提高茶汤浓度。

简而言之,坐杯时间是“长、短、长”。像我此前那样先短后长,便有些“损不足以奉有余”的倒行逆施意味了。

如果将泡紧压型黑茶的重点分三节讲解,第一节便是备茶。

备茶时要保证“三段茶”(即大块、小块、碎末)兼有之,这样便可保证析出的速率稳定,前水不寡淡,尾水有内质。

第二节是润茶。

需要注意,润茶不要用太多的水量,让水覆盖干茶即可。在水量少的情况下加长润茶时间,可保证润茶时内质不损耗太多。见大茶块微微膨胀松动,茶便算润透了。

第三节就是泡茶。

按照前面“长、短、长”的逻辑,看茶泡茶,时刻注意叶底的舒展程度,便可以避免茶汤太浓或太淡的窘境了。

让每一水茶汤的口感、浓度平衡稳定,是一个好茶师的基本素养。在此之上,则是更加精微的手法与心法。

而解决了紧压型黑茶坐杯的问题,一泡美妙的茶汤也就达成了一半。

学堂最常冲泡的茶品,便是一款紧压型黑茶——熟普-和茶。虽然课堂上已经有了无数次的冲泡,但大家共修时,还是会拿出和茶,对泡对饮。

好喝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体会这一款茶中的精微,可见黑茶冲泡的难度。

于是由简入繁,由繁入简。就像人生智慧的螺旋式的上升,一路收获,却无尽头。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茶叶集 琼ICP备2024042143号-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