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即意味着进入一年当中雨水集中,全年最热的日子了。
按照古人的经验,这段时间既是温度高、湿度大、白昼时间长,也是阴起阳降的时候。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
“伏”,乃是藏阴气于炽热之中的意思,具有警示作用。古籍《群芳谱》中说:“暑期之此尚未极也。”《汉书·郊祀志注》中说:“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
除了要注意好防晒防暑外,茶友们也要抓住时机好好养护身体,民间素有“三伏养生,冬病夏医”的说法,那么初伏阶段该如何养生呢?三伏天,人稍劳作或运动,就大量出汗,接着产生强烈的口渴感。
因此,补水养生便成为三伏天的重中之重。三个时间段最容易缺水,分别是起床时、睡觉前、洗澡后,应注意适时地给身体进行水分补给。
最容易中暑的时期
“夏至三庚便入伏”,最容易中暑的时期。
今年的三伏天可不得了,它是一个加“长版”的三伏天,足足有40天。
老话说“夏至三庚便入伏”,到了7月11日就正式入伏了。三伏天是指夏季的三个“伏天”,分别是初伏(10天)、中伏(10天或20天)和末伏(10天)。
在这个时期,气温高、湿度大,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也是人们最容易中暑的时期。
未来的高温天气要合理的饮食、水盐补充,清淡饮食,避免高脂、荤腥、辛辣饮食。工作地需准备好冷盐水、凉白开水、绿豆汤等防暑饮品。保证必要的睡眠与休息,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得到放松,是预防热射病的重要措施。
在高热、高湿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乏力、面色苍白、脉搏细速等中暑症状时,应在阴凉通风处安静休息,补充水、盐分。如不见好转需尽早就医治疗。

入伏喝茶怎么选?
面对“三伏天”的酷热,推荐几款解暑的夏日茶饮,希望能帮你轻松度过三伏。
1.绿茶
绿茶性凉,泡水饮用后,可以为机体补充水分,同时还可以起到清热解暑的功效,绿茶中还含有部分咖啡因、茶多酚等物质,可以兴奋中枢神经,起到缓解疲劳、振奋精神的作用。
茶水中咖啡碱等成分也能对体温进行调节,有降暑效果。茶水中的氨基酸、糖、茶多酚、果胶等物质,可与口中唾液发生反应,滋润口腔,使人产生清凉之感。
2.菊花
菊花茶不但能够解暑降温,同时还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因为菊花茶是一种中药,所以当夏天出现中暑症状的时候,就可以喝一些菊花茶来降火。
菊花茶的功效有很好的解暑降温作用,并且还具有很好的止咳生津的功效,非常适合在炎热的三伏天的饮用。
3.金银花
中医学认为金银花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它既能宣散风热,又善清解血毒,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凉血止痢等作用,可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证,均有显著效果。
金银花性甘寒,有清热解毒、宣散风热的功效,在降暑的同时又不伤胃,还可以帮助祛风凉血,非常适合夏季用来降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