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转化是怎么发生的呢?
普洱茶的转化路径,主要可以分为两种:氧化路径、微生物路径。

氧化路径
指茶叶接触空气中的氧气,导致茶叶内含物质产生的氧化反应。
氧化路径,短期内有其优势,但对于越陈越香的普洱茶来说,氧化反应并不是主要的后发酵路径。
普洱茶的后发酵路径主要依靠的还是微生物产生的后发酵路径。

早期的观念往往认为普洱茶的后期转化主要依靠氧化路径,通过接触空气才能越陈越香。
这其实是一个不太正确的观念。
氧化过度的茶品,容易出现出汤质发散,回甘生津弱的特征,由于活性物质(糖苷类)被大量氧化,微生物缺乏养料,陈化的潜力也被透支。
不容易形成普洱老茶汤厚、韵深、体感显的品质表现。
这一感觉也就是出现我们平常说的“空”。

微生物路径
普洱茶的工艺由于大量保留了茶叶中的活性物质(糖苷类),使得微生物得以滋养其中。
微生物活动活跃导致的后发酵,使普洱茶最终呈现出:汤质厚、喉韵深、体感明显的品质特征。

如何长期存放普洱茶
长期存茶,掌握一个关键词:小环境的稳定性。
第一,在洁净、避光、恒定温湿度的环境中保存。
第二,紧压茶优先,散茶接触空气面积大,更容易氧化。
第三,存茶量越大越好,量大保存更有利于保持微生物小环境的稳定性。

干仓湿仓的区别
干仓、湿仓这两个名词我相信爱普洱的朋友都不会陌生。
干、湿仓区别不是普洱茶的制造工艺,而是后期保存的一种方式和环境的名称总结。
干仓普洱,是指存放于干燥、通风、空气湿度小的仓库环境里的普洱茶。

湿仓普洱茶,指放置于空气湿度较大、高温潮湿(如沿海湿热地区)
或阴凉潮湿(如地下室、地窖、防空洞等)的仓库里完全陈化的普洱茶。
“湿仓”的“湿”是潮湿、湿润的意思,是潮湿湿润仓库环境里的普洱茶。

小结
普洱的保存不同于其他茶类的最大区别或许就是需要适度的空气和湿度。
这样才能保证工艺正确的普洱茶正常转化。
不同于其他茶品普洱茶需要适度的呼吸,故而部分存茶的朋友会使用气孔较大的紫砂罐、陶罐等来储存。

但是如果没有购买到合适的容器,直接将其放入洁净的箱子中封箱储存也是可以的。
但要注意适当的几个月半载给茶品适度翻面,这样能够让茶品转化的更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