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茶区
江苏省宜兴古称阳羡。宜兴产茶历史久远,古时就称之为阳羨贡茶、毗陵茶、阳羡茶。据《宜兴县志》记载,此茶的创始人是一位叫潘三的农民,后来被当地人尊奉为宜兴的“土地神”。宋代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引“重修义兴茶舍记”:有一位和尚把阳羡山中产的野茶送给当时的常州太守李栖筠,经他请陆羽鉴定后,建议当作佳物进贡给唐代宗帝,时间是大历年间(766年左右)。仅次于陆羽的“茶仙”诗人卢仝写下了“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的咏茶名句,明末清初刘继庄的《广阳杂记》记有“天下茶品,阳羡为最”。
宜兴红茶
唐武宗年间,阳羡贡茶数量达到184担。曾在宜兴居住的著名诗人杜牧在《题茶山》诗中,也写下了“山实东南秀,茶称瑞草魁;泉嫩黄金涌,芽香紫壁裁”的名句。在唐代肃宗年间,常州刺史李栖筠开始,每当茶汛季节,常州、湖州州两地太守集会宜兴茶区,并且唐特派茶吏、专使、太监到宜兴设立“贡茶院”“茶舍”,专司监制、品尝和鉴定贡茶的任务。采下来的嫩茶,经焙炒好后,立即分批通过驿道,快马日夜兼程送往京城,赶上“清蝗宴”。当时称此种茶为“急程茶”,一刻也不能延误。那时在金沙泉边焙制春茶,茶灶成排,灶不熄,香飘十里,醇郁不散,因此有“焙茶十里水泉香”之说。
宜兴红茶茶汤
宋代阳羡茶不仅深受皇亲国戚的偏爱,而且得到文人雅士的喜欢。多次到宜兴并打算田阳羡,种橋养老”的大又蒙办牡,笛ト了“雪芽为我求阳美,乳水君应恂惠泉”的咏杀名句、而卢仝曾在宜南山区种茶,他与的《七碗茶诗》在海内外广为流传,雨被奉为日本茶道文化内容。元朝阳羡茶却因战争而推广到边疆少数民族。
《万历志》巻四记载:“每年贡存新茶九十斛,岁贡金字末茶一千斛,茶芽四白一十斛”。一斛合今天的335升,应该说元代进贡的茶数量是十分可观的。为了适合蒙古贵族的嗜好,元朝在贡茶院之外,又设置一个名为“磨茶所”的贡茶官署,兼管宜兴的贡茶。
宜兴红茶叶底
清代的几百年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宜兴茶业起起落落,但上层名流、文人雅士,仍然十分喜好阳羡茶,并由饮茶而推崇紫砂壶,使紫砂壶达到鼎盛时期。民国以来,宜兴人到茶馆品茶,已成为有些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宜兴的茶叶生产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茶园面积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万多亩发展到现在的7.5万亩,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均居江苏省之首。2002年,宜兴成为全国首批20个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