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苏州,人家枕河、水碧于天,点染着世间最有诗意的春色,也暗藏着苏州春天最鲜的味道。
苏州的春天,是什么味道的?可以是柔糯清香的青团,可以是青翠欲滴的“七头一脑”,还可以是汤白味鲜的腌笃鲜……当然更少不了那一杯“吓煞人香”的碧螺春。
1 名茶辈出之地,苏州名茶知多少?
温婉灵气的苏州,不仅是一座园林之城,也是名茶辈出之地。
历史上的苏州名茶颇多,曾号称“天下第一”的虎丘茶、最号惊绝的天池茶,盛名都比碧螺春早,还有后来名噪一时的茉莉花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人们心目中,名气和地位甚至一度超过碧螺春。
然而,在历史的滚滚车轮下,至近现代,这些名茶因种种原因都已在历史的云烟中销声匿迹,唯有碧螺春一枝独秀,直到今天仍然在茶界享有盛誉。
2 碧螺春,大自然对吴地独有的宠爱
入山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百里醉。碧螺春的香,是可以醉人的那种香,也是吴地特有的香。《太湖备考》里说碧螺春“所产无多,市者多伪”,只有产自苏州洞庭山的东西两山,除此之外,别无他处。
碧螺春茶,因产于洞庭东西山一带,故而也叫洞庭碧螺春,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苏州洞庭东西二山,产茶历史悠久,这里终年水汽萦绕,山岭起伏,再加上土壤适宜、温暖湿润、降水丰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的气候,碧螺春这样的好茶产自这里,不得不说是天地造化。
既得大自然的馈赠,穿越四季,世世代代的苏州人通过采集、挖掘、种植在东西山开发茶园。
3 水月茶,唐宋贡品,碧螺春的前身
最早关于洞庭产茶的文字记录载于唐朝茶圣陆羽所著《茶经》中,在唐宋时期,这里的茶便为贡品。
到了宋代,洞庭山出产的茶,名字叫做水月茶。因当时洞庭东西山的茶为山上水月禅寺的僧人所制,以寺院的名字命名为“水月茶”。当时的水月茶,为吴地人所追捧,且上呈皇室,为贡茶。
这个水月茶,就是洞庭碧螺春的前身。明代的洞庭山的“云雾茶”、“明前茗芽”,清代的“剔目”、“片茶”,更是受到文人士大夫的追捧,因为香气清绝,当地人便称之为“吓煞人香”。
4 从吓煞人香到碧螺春,走上成名之路
清朝是洞庭山茶声名鹊起的时代。从乡土气的吓煞人香,到诗情画意的碧螺春,这一切源于康熙帝。
据说1675年,康熙帝南巡途经苏州,到了太湖。当时的江苏巡抚宋荦 以“吓煞人香”茶进献,康熙帝被此茶清香惊袭,便问此茶何名。宋荦奏:“此茶产于洞庭东山碧螺峰,百姓称之为‘吓煞人香’”。
康熙遂言:“茶是佳品,但名称却不登大雅之堂。朕以为,此茶既出自碧螺峰,茶又卷曲似螺,就名为碧螺春吧!”从此“碧螺春”正式走上了成名之路。
清末所著的《茶说》一书中评述当时的名茶,是这样排名的:茶以碧萝(螺)春为上,不易得……次则龙井;岕茶稍粗……次六安之青者(今六安瓜片)。
可见,当时碧螺春的盛名已在龙井、六安瓜片之上了。
5 为什么碧螺春可以“笑傲江湖”
碧螺春之所以这么出名,并不仅仅是因为它有一个诗情画意的名字,它产于太湖畔的洞庭东西二山,饮的是太湖水,宿在 “花果间种”的环境,再加上独特的制作工艺,造就了碧螺春的出类拔萃的口感。
一斤碧螺春、四万春树苗。碧螺春因产量极少、而显得异常珍贵。今年受疫情的影响,产量较去年有所减少20%!价格也有所上涨,预计今年特级一等洞庭山碧螺春销售价格,每500克5800元以上。
即使这样,仍然挡不住茶客们的追捧,又到了品尝碧螺春的好时节。喝一口碧螺春,春天的鲜气在唇齿间打着转,裹着湖光山色一路穿喉过肺,通透无比。